当Web3迈入“制度博弈”阶段,能站在全球话语权舞台的,不再只是技术型项目,而是具备全球适应力、合规透明性与结构复利能力的制度参与者。
而AIDAv2,正从一个“去中心化收益协议”,跃升为“链上外交”的核心载体。它成为全球政治、经济、资本、金融机构共同关注的AI × DeFi代表。
这不是因为它说了什么,而是因为它做到了什么。
Bitcoin 2025:从项目方到一级赞助,站上政策中心的第一排
2025年5月,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Bitcoin 2025 成为全球数字货币最具制度含金量的盛会。
不仅有来自全球的开发者、投资机构、项目方,更首次集结了美国副总统 JD Vance、Donald Trump Jr.、Eric Trump 等白宫政界代表
展开剩余77%AIDAv2 正是在此场合,以一级区块赞助商身份高调亮相,与Circle、Ledger等世界级项目共同并列在“政策核心区域”。
不是所有项目都有资格站在总统旁边。Bitcoin 2025 的一级赞助审核涉及:
智能合约安全验证
合规运营资质
全球社区治理模型
审计报告公开完整
实际用户活跃度与增长
AIDAv2逐一通过,在CertiK & Beosin双审计、全球节点制度、美国MSB金融牌照等多方面展现了其“链上外交能力”
这是一次产品逻辑被制度接纳的实证,而非曝光营销。
从制度接纳,到社区共识:“全球节点计划”落地执行
不同于传统项目将“共识”理解为口号,AIDAv2从Bitcoin 2025开始,正式发起“全球节点共建激励计划”。
该机制允许全球用户参与节点申请,持有治理代币可参与:
策略参数修改提案
AI风控调仓共识投票
跨区域生态支持分配
社群分叉、重组治理结构
这意味着,AIDAv2不是一个团队在推动,而是全球用户正在共建的链上制度样本。
从美国、香港、新加坡,到德国、印度、越南,AID正以“智能协议 + 开放治理 + 合规路径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网络。
纽约证券交易所 & 摩根士丹利:AID进入传统金融对话框架
不仅如此,AID在Bitcoin 2025前后,还完成了两件“全球性”事件:
1.AID CEO Jason受邀参加Circle USDC敲钟仪式,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场,成为代表AI+DeFi未来愿景的Web3项目嘉宾之一
2.Jason走进摩根士丹利总部,与其财富管理高管Ryan G. Chang对话,共同探讨AI驱动的资产管理如何融入TradFi框架
这些不是简单的“露脸合影”,而是真实讨论“去中心化金融如何被制度所接纳”,并实地验证AID合规结构、资产追溯模型、AI算法解释性、安全等级的完整闭环。
这是Web3少数能够跨越“链上-链下壁垒”的项目之一。
AID,不只是一个协议,而是制度对话的技术接口
传统DeFi项目往往止步于机制创新,而AIDAv2试图让“机制成为制度的语言”。
这背后,是以下基础支撑:
✅ 美国MSB注册完成,具备金融服务提供者身份;
✅ 全球KYC架构已部署,支持多国用户监管合规接入;
✅ 合约逻辑可读,执行路径公开,用户主权控制完整。
这使得AID成为极少数“可被监管对话、可被传统机构接纳”的链上协议。
也正因此,它能站在Bitcoin 2025台前,也能走进摩根士丹利会议室。
“链上外交”不是概念,而是AID正在发生的现实
很多项目还在争取一个展位,一个媒体曝光机会时,AIDAv2已经完成了**“机制输出 + 合规接入 + 用户参与 + 全球协同”**的多维突破。
它是制度对话的技术接口,是政策舞台的代表项目,更是全球用户行为与资产复利的共识锚点。
这一切不是因为它说了什么,而是因为它构建了一套可持续、可信任、可治理的链上增长机制。
AIDAv2,用技术做桥梁,用机制做语言,用社区做制度。它代表的不只是AI × DeFi,更是Web3如何被世界接纳的新路径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